2025年9月5日,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交互机器人研究中心(哈工大SCIR)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活动中心214成功举办2025开学动员会。今年,哈工大SCIR迎来了2025级研究生54人(博士生23人,硕士生31人)以及大四预录取推免生44人。
全体师生合影
哈工大SCIR研究中心主任秦兵教授、研究中心副主任兼语言分析组组长车万翔教授、知识挖掘组组长刘铭教授、情感计算组组长赵妍妍教授、对话技术组组长张伟男教授、文本生成组组长冯骁骋教授、脑智计算组组长梁夏研究员、健康智能组组长赵森栋副教授、情感计算组副组长张羽副教授、语言分析组副组长朱庆福副教授和对话技术组副组长刘元兴副研究员等在校师生百余人出席开学动员会。
开学动员会第一项:研究中心主任秦兵教授发言
秦兵教授首先代表实验室全体教师对新生表示欢迎,并从中心概况、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团队建设和学生管理等方面,从实验室的历史、现在到未来,为新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情况。
秦兵教授指出,当今时代为同学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一局面可凝练为“居安思危”四字。“安”,意指身处盛世之安。国家盛世民安,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万物皆与AI融合。国家、学校及实验室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研究平台,助力每位同学站在更高的研究起点之上。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领域也面临“时代之危”:应如何应对大模型引发的科研范式变革?大模型内部机理是否已真正明晰?面对国内外、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同质化现象,我们该如何突破重围?对此,秦兵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了“先做人,后做事”的希望与要求。“先做人”是指心存善念、为人正直、恪守底线、乐于奉献;“后做事”则强调以行动为根基、以热爱为驱动、以创新为引领、以担当为诠释。最后,秦兵教授为所有赛尔同学送上了新学期的寄语:“积极探索,勇于担当,在赛尔彰显你们的青春华章!”
研究中心主任秦兵教授发言
开学动员会第二项:研究中心学生代表发言
博士生代表黄毅翀回顾了自己刚加入实验室时的经历,借此机会为新同学们分享关于科研的起步性建议。他将科研工作归纳为三个目标: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和做到别人做不到的。
对于第一个目标,即发现前人尚未发现的问题,他以亲身经历指出,发现问题不仅依赖于平时多看论文多积累,还需要广泛的进行实验和分析。针对第二个目标,他强调需要借助群体的智慧,多与师兄师姐以及其他同学讨论,集思广益。至于第三个目标,他认为离不开耐心和热爱。科研路上难免连续遇到挫折,然而回想起自己读博的初心便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此外,同行者的相互鼓励也是科研路上必不可少的帮助。最后,黄毅翀为各位新生送上祝福,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科研顺利。
博士生代表黄毅翀发言
硕士生代表冯怀绪以其科研经历为蓝本,向新生们恳谈加入赛尔的收获与成长。他以自身参与的“哈工大脑”项目、“小红”轮式机器人、赛尔笔记等工作,生动说明了实验室平台、各位老师以及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对自己发展的重要影响。他呼吁同学们认清使命、实干行动、融入集体,并借用刘挺校长的话立下热血誓言:“希望下一个中国大模型的奇迹,由我们赛尔人创造!”
硕士生代表冯怀绪发言
博士新生代表曹家炜回想起本科时与赛尔实验室的相知相遇,在实验室完成了第一次汇报,完成了第一份实验代码,经历了第一次实验失败,获得了第一批实验结果等等。作为博士新生,他有三点心愿与大家共勉:坚持科研初心、保持团队精神并勇于挑战创新。最后,他勉励各位同学携手并进,勇攀高峰,以中文技术助民族复兴!
博士新生代表曹家炜发言
研一新生代表胡雨林分享了加入实验室的经历及感受。他提到,与赛尔的相遇源于羽毛球馆的挥汗如雨;加入赛尔后,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带领下,有幸参与了“巧板”、央视等项目,参加了CCAC情感计算大会,收获了科研的能力和面对困难时坚持和思考的决心。实验室在他眼里不仅是科研的舞台,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最后,胡雨林希望和各位同学一起,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成长、携手进步,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实验室的发展,把科研的脚步融入民族复兴的事业。
硕士新生代表胡雨林发言
开学动员会第三项:新生自我介绍
新入学的研究生们随后一一上台进行了自我介绍。
至此,哈工大SCIR 2025级研究生开学动员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