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 - 14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交互机器人研究中心(HIT-SCIR)举办实验室成立25周年纪念活动。来自天南海北的师生、校友重聚哈工大,在回忆与展望中,共赴这场专属SCIR人的“回家”之约。
前奏:归心似箭,签到叙旧暖氛围
9月13日晚,研究中心为归来的“家人”们办理签到、发放活动资料。熟悉的面孔重逢,笑声与问候交织,瞬间拉满温馨氛围。
正章:回望与展望,共话SCIR与哈工大荣光
9月14日,活动主会场设在哈工大科学园2H栋201报告厅。现场纪念签名仪式庄重开启,笔尖划过纸张,是对SCIR 成立25载岁月的致敬。同时,SCIR 成立25周年纪念视频缓缓播放,一帧帧画面带大家穿梭回那些奋斗的时光里。
活动上午,研究中心副主任车万翔教授主持。
纪念活动第一项,哈工大副校长刘挺教授带来25周年回顾与展望报告。
我们是SCIR人,更是哈工大人!刘校长首先介绍了哈工大的发展,刘校长深情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哈工大的期许与鼓舞。细数杰出校友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刘校长致力于在工大周边打造创新创业基地,为祖国强盛、东北振兴做出卓越贡献,为哈工大莘莘学子的发展谋求巨大便利。刘校长一桩桩一件件介绍着哈工大做出的贡献,如数家珍。“我们是SCIR人,更是哈工大人!”这句饱含深情的话,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参会者心中。
在发展中蜕变,于创新中前行。回顾完哈工大的发展,刘校长将目光聚焦到实验室。从最初的信息检索领域拓展延伸至交互机器人领域,伴随着技术的持续演进,实验室名称也顺势而变。对于实验室当下的规划,刘校长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有意义的工作,为实验室的发展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在师资力量方面,实验室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为科研和人才培养筑牢了坚实根基。同时,实验室在平台成果上也收获颇丰,校企联合实验室发展态势良好,学科交叉的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凸显。谈及校友发展,众多校友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不过,与世界顶尖名校的NLP实验室相比,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较大差距。刘校长以此为契机,勉励大家要提升工作质量,聚焦重大突破。
最后,刘校长动情总结:实验室能有今日的发展,既是团结友爱文化氛围浸润滋养的结果,更是“以中文技术,助力民族复兴”这一初心与志向始终引领的见证!这份与国家同频共振、休戚与共的信念,不仅是我们过往前行的底气,更该成为所有人未来奋斗的航向——愿我们继续守好这份初心、传好这份使命,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行动,攻坚克难,让实验室的每一步发展,都能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纪念活动第二项,研究中心主任秦兵教授发布实验室成果。
研究中心主任秦兵教授登台,系统展示SCIR实验室的丰硕成果。其中,全场景细粒度智能评阅关键技术及应用、基于大模型的中文智能审校与润色技术及应用、语言情感智能分析技术与系统和开放域人机对话关键技术及应用四项核心应用成果,凭借过硬实力斩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彰显技术硬实力。
语言技术平台LTP、大辞林、活字、攻心、珠算、巧板、风筝、本草、人机融合会诊系统、具身机器脑、社交媒体智能体感知分析系统和SurveyALL这12项研究成果,通过生动的演示视频一一呈现。屏幕上,各项技术的核心功能运转流畅,应用场景清晰铺展,让在场观众直观感受到技术落地的鲜活力量。
这些凝结心血的成果与荣誉,正是SCIR人对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的深度践行——从技术研发的反复打磨,到成果转化的稳步推进,每一步都恪守标准、追求品质,让校训精神在科研实践中熠熠生辉。
最后,秦老师以“实验室毕业生是最高成果!SCIR精神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作结,话语铿锵,鼓舞着每一位SCIR人勇攀高峰,投身于对人类进步有意义的事业。
SCIR 成立25周年,恰逢刘挺老师执教30周年、秦兵老师执教35周年,SCIR 师生为他们准备了献花惊喜,祝两位老师桃李满天下。
上午活动结束,SCIR在校师生与返校校友在科学园火箭实体展台合影,大家的笑容在“SCIR 25周年生日快乐!”的口号声中定格。
中场:烟火气里,再品校园情
中午午餐结束,在校师生带领返校校友们在学校里漫步。重走熟悉的路,重温青春的记忆;参观新建的暖廊,感受校园的变化。
活动下午,研究中心副主任丁效教授主持。
绪章:校友传薪火,奋进向未来
纪念活动第三项,校友代表发言。
伍大勇师兄满腔热忱,道出“意义、认真、真诚、淡然”的经验之谈,愿大家“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魏超卓师兄带着“SCIR基因”,传递“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郎君师兄讲述自己的打拼经历,同时感念实验室精神的滋养,他为在校学子们种下了“践行终身学习”的种子。赵鑫师兄分享“科研那些事”,直言博士阶段应追求工作质量,而非单纯的论文数量。张文斌师兄分享云浮创业的故事,启示大家“反思、迭代”将助力我们走向成功。张牧宇师兄在SCIR大家庭的温暖中成长,又给予SCIR以温暖,通过四个故事告诉大家要勇于面对困难,做“难而正确的事”。李泽魁师兄分享在新华社的经历,并为SCIR送上美好祝愿。曲拥措姆师姐则满怀感恩,讲述自己投身西藏建设的故事,“淋过雨的人更愿意为他人撑伞”,她用行动诠释着对学校和实验室的深情回馈。
尾声:览校史风华,赴晚宴惜别
纪念活动第四项,参观哈工大校史博物馆。
刘挺副校长带领校友们参观哈工大校史博物馆之行,深入触摸哈工大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底蕴。
25年,于时光长河是一瞬,于SCIR却是一段满载奋斗与荣光的征程。这场“回家”之约,是回望,更是新的出发。相信在未来,SCIR与哈工大,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中,续写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