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工大主页
  • 首页
  • 中心概况
  • 成员介绍
  • 科研队伍
    • 决策智能(DI组)
      • 近期新闻
      • 成员介绍
      • 发表论文
      • 科研项目
      • 联系我们
    • 问答系统(QA组)
    • 语言分析(LA组)
    • 对话技术(DT组)
    • 知识挖掘(KM组)
    • 文本生成(TG组)
    • 情感计算(SC组)
      • 近期新闻
      • 成员介绍
      • 发布物
      • 科研项目
      • 加入我们
    • 健康智能(HI组)
    • 脑智计算(BC组)
  • 科研项目
  • 发表论文
  • 技术资源
  • 演示系统
  • 中心新闻
  • 你的位置:首页  中心新闻
  • 中心新闻

  • 哈工大SCIR车万翔教授入选2019年度“龙江学者”青年学者
    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官网消息,2019年“龙江学者”评聘人选正式公示。经各高校报名推荐、资格审查、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等程序,最终确定了59人为2019年“龙江学者”评聘人选,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车万翔教授成功入选青年学者。车万翔 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合作导师Christopher Manning教授。现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曾任YOCSEF哈尔滨主席(2016-2017年度)。在ACL、EMNLP、AAAI、IJCAI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AAAI 2013年的文章获得了最佳论文提名奖,论文累计被引用2,600余次(Google Scholar数据),H-index值为27。出版教材 2 部,译著 2 部。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多项科研项目。负责研发的语言技术平台(LTP)已被600余家单位共享,提供的在线“语言云”服务已有用户1万余人,并授权给百度、腾讯、华为等公司使用。2018、2019连续两年获CoNLL国际
    了解详情
  • 赛尔讲坛第8期 | 阿里巴巴达摩院机器智能技术实验室陈博兴博士讲座成功举办
    2019年12月17日下午2:00,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哈工大SCIR)邀请到了阿里巴巴达摩院机器智能技术实验室陈博兴博士为我中心全体在校师生带来学术讲座。本次“赛尔讲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活动中心举行,陈博兴博士的报告主题为《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Speech Translation》,讲坛由我中心车万翔教授主持。陈博兴博士作报告随着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性能的显著提升,语音翻译已从科幻逐渐变为现实。在本次讲座中,陈博兴博士介绍了阿里巴巴达摩院机器智能技术实验室在语音翻译方面的研究。陈博兴博士提到,语音翻译有两种范式:级联和端到端语音翻译,目前级联语音翻译系统的性能仍然大幅度优于端到端语音翻译系统。但是级联语音翻译系统也面临错误积累的问题,语音识别错误、标点符号缺失、口语不顺滑现象以及非正式语言的理解与翻译等是语音翻译的主要挑战。针对上面提到的挑战,陈博兴博士所带领的团队对级联语音翻译系统的各个模块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都进行了改进,从而获得了更好的语音翻译性能。在这个分享中,陈博兴博士除了介绍在语音翻译中采用的技术之外,也
    了解详情
  • 哈工大SCIR八篇论文被AAAI-20录用
    AAAI-20(The Thirty-Fourth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将于2020年2月7日至12日在美国纽约举行。AAAI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CCF A类会议,每年举办一次。本届AAAI-20共计收到7737个有效投稿,最终共有1591篇论文被大会录用,总录用率为20.6%。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共有8篇长文被AAAI-20录用,下面是论文列表及介绍:题目:Discriminative Sentence Modeling for Story Ending Prediction作者:崔一鸣,车万翔,张伟男,刘挺,王士进,胡国平简介:故事结局预测(Story Ending Prediction)任务的目标是让机器阅读故事并且根据上下文以及常识从两个候选结局中挑选出正确的结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Diff-Net模型来更好地建模两个结局的差异性。该模型能够从三个层面对结局的不同点进行建模:上下文级别、故事理解级别、区分性级别。在Story Cloze Test(SC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
    了解详情
  • 哈工大SCIR师生参加CCL 2019
    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CIPS)主办,昆明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CCL 2019)在昆明成功召开。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副主任秦兵教授、车万翔教授、丁效老师、冯骁骋老师,博士生崔一鸣、侯宇泰、龚恒等参加了本次会议。哈工大SCIR在本次会议中发表两篇论文,其中博士生侯宇泰与车万翔教授的工作获得了最佳张贴报告展示奖:Yutai Hou, Meng Fang, Wanxiang Che and Ting Liu. A Corpus-free State2Seq User Simulator for Task-oriented Dialogue.Heng Gong, Xiaocheng Feng, Yuyu Chen, Bing Qin and Ting Liu. Table-to-Text Generation via Row-Aware Hierarchical Encoder.博士生侯宇泰(左一)进行poster展示博士生龚恒(左一)进行poster展示博士生侯宇泰(左一)获最佳张贴报告展示奖哈工大SCIR车万翔教授受邀在讲习班
    了解详情
  • 哈工大SCIR秦兵教授等人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期,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揭晓,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秦兵教授、刘挺教授、赵妍妍副教授等人研发的“语言情感智能分析技术与系统”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http://www.hljkjt.gov.cn/html/zwgk/TZTG/bjsx/show-29779.html)。语言情感智能分析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旨在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和表达人类语言中的情感信息,使得人与机器的交互更加自然和精准。针对语言智能分析过程中语义表示缺乏情感信息,情感智能分析准确率偏低等问题,报奖团队从2007年起,历经十余年的艰苦攻关,创新地提出了情感语义表示的理论模型,且在此模型上研制了语言情感智能分类模型、语言情感智能信息抽取技术以及细粒度语言情感智能分析技术等多项技术。在此期间,报奖团队发表了包含国际顶级会议在内的相关论文70余篇,共计6篇领域顶级会议论文他引次数超过100次(google scholar),单篇最高引用次数达727次(google scholar)。报奖团队基于研发的语言情感智能分析技术,开发了微博情绪地图和产品评论分析演示系统。微博情绪地图可以
    了解详情
  • 哈工大SCIR冯骁骋博士获2019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0月19日,正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CCL 2019)上颁发了中国中文信息学会(CIPS)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副主任秦兵教授指导的冯骁骋博士获优秀博士论文奖,论文题目为《基于表示学习的信息抽取技术研究》。冯骁骋博士目前留校任教,成为了哈工大SCIR的一名教师。冯骁骋博士获奖冯骁骋博士与导师秦兵教授合影信息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目的在于利用计算机自动地从大规模文本中抽取出某些预先定义好类型的事实信息,并形成结构化地数据输出。冯骁骋博士提出了基于表示学习的文本信息抽取方法,在语义层面,针对稀缺资源语言语义表示不完备问题,提出了基于双语词典的语义映射机制,有效提高现有词向量模型的语义表示能力;在数据质量层面,针对弱监督方法中数据回标所导致的噪声问题,提出了基于实例上下文重要性的深层记忆网络,通过建模实例和标注类别之间的依赖信息提高回标数据质量;在模型层面,提出了基于张量的组合语义表示方法,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特征表示进行有效融合,可同时提升实体消歧和三元组消歧结果,达到跨语言知识资源共享的目的,进而全面
    了解详情
  • 每页 6 记录  总共 53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1/90 跳转到 
最近更新
  • 2025-04-30
    赛尔讲坛 | 北京大学杨耀东研究员讲座成功举办
  • 2025-04-20
    赛尔讲坛 | 昆明理工大学伏云发教授讲座成功举办
  • 2025-04-07
    科技日报推出报道《“Al+科研”,科研范式革命真的来了?》,哈工大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张伟男: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关键!
  • 2025-04-07
    哈工大SCIR赵森栋副教授在CCDE 2025大会报告《从辩论决策到主动预防:医学大模型驱动的医疗与疾控体系智能化跃迁》
  • 2025-04-07
    哈尔滨SCIR冯骁骋教授受邀为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作《大模型原理、技术与应用——从ChatGPT到DeepSeek》专题讲座

Copyright ©Research Center for Social Computing and Interactive Robotics 2001 - 2015

P.O.Box 321, HIT, P.R.China 150001

webmaster at ir dot hit dot edu dot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