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下午14:00,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交互机器人研究中心(哈工大SCIR)邀请到了昆明理工大学脑认知与脑机智能融合创新团队负责人、昆明理工大学脑信息处理与脑-机交互控制学科方向团队负责人伏云发教授带来学术讲座。
伏云发教授作报告
本次“赛尔讲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活动中心214举行,伏云发教授的报告主题为《脑机接口(BCI)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在线BCI系统可用性、用户满意度和使用情况评价》,讲坛由哈工大SCIR脑智计算组组长梁夏研究员主持。
梁夏研究员主持讲坛
在本次讲座中,伏云发教授首先阐述了从离线BCI数据分析建模到在线BCI系统构建和性能优化的飞跃,接着总结和详述了在线BCI系统可用性评价(包括系统有效性和效率评价)、用户满意度评价(包括与BCI相关方面的满意度评价等)和使用情况评价(包括BCI系统与用户的匹配性评价等),最后讨论在线BCI系统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评价面临的挑战、BCI功效评价以及BCI与AI或/和VR等技术相结合提高BCI系统的智能和用户体验感。伏云发教授扎实的学术功底、抑扬顿挫的演讲风格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哈工大SCIR师生听伏云发教授作报告
讲座过后,哈工大SCIR师生向伏云发教授请教了BCI评价现有的官方评价标准,伏云发教授从脑电信号的频率高低、脑际接口形式为侵入式/无创式等不同维度出发,介绍了国内外现有的先进评价方法,指出目前这一领域的评价标准互有优劣、各有千秋,希望更多的研究人员加入到这一行业的探索中来。
哈工大scir车万翔教授提问
讲者简介:
伏云发,教授,博导,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脑认知与脑机智能融合创新团队负责人、昆明理工大学脑信息处理与脑-机交互控制学科方向团队负责人。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机接口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中国认知科学学会计算神经工程专委会委员,脑机接口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脑机接口产业联盟科普与科技伦理工作组副主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智能分会智能康复及人机工程学组委员,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社会认知分会理事,云南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自2015年以来,主持过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结题4项,在研2项),发表SCI/EI期刊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出版译著5部,专著1部,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人